金(jin)屬的(de)力學(xue)性能是(shi)指金(jin)屬在(zai)外力作用下表現出來的(de)特性,主要有下列幾項指標。


①. 強(qiang)度極限(Ultimate StStrength):在拉伸應(ying)力-應(ying)變曲線上(shang)的最(zui)大應(ying)力點,單(dan)位(wei)為MPa。


②. 屈服極限(Yield Limit)σ:材料的拉伸應力超過彈性范圍,開始發生塑性變形時的應力。有些材料的拉伸應力-應變曲線并不出現明顯的屈服平臺,即不能明確地確定其屈服點。對于此種情況,工程上規定取試樣產生0.2%殘余變形的應力值作為條件屈服極限,用σ0.2表示,單位為MPa。


③. 持(chi)久(jiu)極限(EnduranceLimit):在給定溫度下,使試樣經過一定時間發生蠕變斷90裂時的平均應力。在工程上通常采用試樣在設計溫度下105h斷裂時的應力平均值表示,單位為MPa。


④. 蠕變(bian)極限(CrCreep Limit):在給定溫度下和規定的持續時間內,使試樣產生一定蠕變量的應力值。工程上通常采用鋼材在設計溫度下,經105h、蠕變率為1%時的應力值表示,單位為MPa。


⑤. 伸長率(lv)(Percentage Elongation)δ:表明試樣在拉伸試驗中發生破壞時,產生了百分之幾的塑性伸長量。它是衡量鋼材塑性的一個指標。試樣的原始長度,一般選擇為試樣直徑的5倍或10倍,因此,試樣有δ5和δ10,以%計。


⑥. 斷面(mian)收縮(suo)率(lv)(Reduction of Area)ψ:表(biao)明試(shi)樣在拉伸試(shi)驗發(fa)生(sheng)破壞時,縮頸處所產生(sheng)的(de)塑性(xing)變形率。它是(shi)衡量(liang)材料塑性(xing)的(de)另一個指標,以%計。


⑦. 沖(chong)擊值(Impact Value)Ak:是衡量鋼(gang)材韌(ren)性(xing)、確定鋼(gang)材是否產生脆性(xing)破壞的一個指標(biao),單位為J。


⑧. 硬度(Hardness):反映材料對局部塑性變形的抗力及材料的耐磨性。硬度有三種表示方法,即布氏硬度(Brinell Hardness)HB、洛氏硬度(Rockwell Hardness)HR和維氏硬度(Vickers Diamond Hardness)HV,其測定方法和適用范圍各異。根據經驗,鋼材的硬度與其抗拉強度有如下近似關系:軋制、正火的低碳鋼σb=0.36HB,軋制、正火中碳鋼或低合金鋼σb=0.35HB;硬度為250~400HB,經熱處理的合金鋼σb=0.33HB。


由于測(ce)定(ding)方便,對焊(han)接接頭(tou)也常用測(ce)定(ding)熱影響區硬(ying)度的方法來確(que)定(ding)其淬硬(ying)程度。